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资讯中心 > 正文

【书评】回眸历史 传承文脉

2023-07-27 21:20:24 每日甘肃网-甘肃日报

【书评】

回眸历史 传承文脉

杨芳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《镇番遗事历鉴》成书于清中晚期和民国初年,先后由邑人谢树森、谢广恩修纂而成。全书共十二卷,记述了甘肃镇番(民勤县)自明朝洪武三年(1370年)至1936年560年间社会、军事、人口、风俗、山川、名胜、文化等方面的沧桑变迁,是国内迄今所见的唯一一部编年体县域地方史。

20世纪80年代,民勤学人李玉寿先生发现《历鉴》残本并进行了初步整理、校订。刘润和在此基础上,经过多年努力,校注成《镇番遗事历鉴校补》一书,出版发行后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。在此,谈谈本书的特点。

考订精审,注释详备

《历鉴》因流传年久,致使文字驳杂,条目不清,年代、事件记录错讹较多。刘润和在李玉寿校订本的基础上,对全书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注。作者广泛查阅相关文献,对大部分人物和地名进行了注解。人物小传的考释、撰写务求简明准确;地名注释既考察其历史沿革,又注明当今行政区划。《历鉴》正文中出现的人名、地名校补本也作了索引附于文后,为读者检索提供便利。

校补本对稿本原文的校勘也极为精审,讲求言之有据,考证和征引各类文献,对比异同;对原书有疑问的地方,不轻易下断语,以校注标出。如《历鉴》记神宗万历三年参将汪廷佐任职甘州副总兵之事,搜检《明穆宗实录》《明神宗实录》相关记载,汪廷佐任职甘州在隆庆年间,而不在万历时期,因此存疑。校补本也对重点字、词进行了注解,力求了解编纂者的原意。作者还保留了部分李玉寿校订的人名、地名、俗语等注释,以“李注”标出。这些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献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。

广搜博采,视野开阔

《历鉴》的修纂,其参考文献来源有四:一是官修《明史》《五凉全志》和清代、民国《镇番县志》;二是明清两代镇番的稗官野史和逸闻趣事;三是碑记;四是镇番地方族谱、墓志、旌表、诗文等。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局限,《历鉴》的编撰者无从得见《明实录》《清实录》《清史稿》等,许多方面,尤其国家政策、制度层面的记载多有缺失,或语焉不详。作者广泛搜集这些原书所不具备的文献资料,将有关镇番的记载以注释的形式补充于该年代之后,极大丰富了《历鉴》的内容。

在校注过程中,作者广搜博采,将官方文献与民间文本相结合,将地方史的“特殊性”与国家历史的“整体性”相结合,以开阔的学术视野,“多维度”地展现了明朝至民国时期民勤社会沧桑变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。

传承学术文化,书写家国情怀

《历鉴》的整理、校注过程充分展示了民勤学人的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。清人曾赞民勤文化之盛:“人居长城之外,文在诸夏之先。”《镇番遗事历鉴》的主要编撰者谢树森,清嘉庆四年(1799年)生,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中举,世居镇番县城西南钟鼓楼巷,终身不仕,以耕读为业。《历鉴》原序中叙述了谢树森修纂此书的缘由:“……镇邑数百年之故实,其间变迁不一,比及循吏名儒、忠臣烈女,代不乏人,而邑志略而不全,缺焉不备,岂非又一憾焉!”续编者谢广恩,为谢树森嫡孙,亦怀着传承学术文化的责任感续写了《历鉴》。

出于地方文化工作责任心的驱使,李玉寿先生历经20多年整理校订,基本理清了其版本源流和条目结构,并于2000年出版。

刘润和长期从事地方文史研究,孜孜以求,赓续前行。如今,又一个20年过去,刘润和《历鉴》校补本得以出版。从谢树森到李玉寿、刘润和,他们为编纂、整理和校注《历鉴》呕心沥血,作出了不懈努力。

一部几代人书写的史籍,就是一部薪火相传的耕耘史,也是一部层层累积的家国史,我们在肯定《镇番遗事历鉴校补》学术贡献的同时坚信,有这样一种传承精神和家国情怀在,民勤历史文化必定源远流长,川流不息。

(《镇番遗事历鉴校补》,谢树森等编撰,刘润和校注,文物出版社出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