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张清单”,何以让百姓诉求高效速办?
打开“i深圳”微信公众号,轻轻点击“@深圳”并进入“@深圳-民意速办”平台,在页面内根据文字、语音、图片、视频等诉求反映方式进行咨询、投诉、建议、求助,这些渐已成为深圳老百姓反映民生诉求的常规动作。
近年来,深圳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民生诉求综合服务改革。该项改革既做到了一个口子便捷反映,又使为民办事的流程像收快递一样高效畅达,从而推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。
(资料图)
以民生诉求驱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,以信息化手段倒逼部门业务流程和规范重塑,深圳正在推动城市管理手段、管理模式、管理理念改革创新,全方位带动基层治理现代化。
福田区上沙小学100米左右路段有6条横穿马路的斑马线,由于学校附近有建筑工地,泥头车等重型施工用车在放学时间段时常经过该路段,给学生的安全带来隐患。市民贺先生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,并将情况反映到“@深圳-民意速办”平台。
“@深圳-民意速办”有多快?当天,福田区交警大队组织社区、工地、学校等相关负责人进行现场调研,并第一时间制定实施了交通安全疏导方案,其中一条就是上下学高峰时段泥头车、工地混凝土车严禁通行,而且由红树林交警中队负责执法,全力保障学生交通安全。
“@深圳-民意速办”为何有如此强有力的资源协调能力?其背后有着扎实的机制设计。
群众诉求反馈上来后,信息化平台可以及时“派单”分拨。但归根到底,百姓的诉求还是需要一个个具体的单位、具体的人来负责具体对接解决。
群众诉求涉及城市管理、教育医疗、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,如何才能畅通群众诉求渠道,确保群众诉求有人管、有人办、办得好?
深圳市委编办结合系统智能分拨和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等实际需要,在广度、精度、深度上下功夫,编制了3级18类4000多项民生诉求职责清单。
有些地方的部门“推诿扯皮”导致群众办事难,那么如何在办事环节解决这个问题,深圳以民生诉求为标的,用三张清单破解这个问题。
第一张清单是4000余项民生诉求事项的目录清单,第二张清单是市、区编制部门对这4000余个事项一一进行责任单位划分形成的职责清单,第三张清单是各责任单位编制具体处置流程形成的实施清单。
这张清单“清”到什么程度?
噪声污染类细分为建筑施工噪声、公园内噪声、校园噪声、狗叫声噪声等35项,明确分别由生态环境部门、城管部门、教育部门、街道等不同单位负责,杜绝了部门之间“踢皮球”现象。
清清楚楚的清单,成了部门尽责的“责任书”,也为信息化平台“派单”提供了“说明书”,更为改革提供了基础和支撑。
深圳是一个实际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。有道是“众口难调”,如何让百姓多元多样的诉求得到清晰的分类?
在清单编制过程中,深圳按照分类统一、编码统一、名称统一形成统一编码和数据字典,不断细化分类至最小颗粒度,厘清职责边界,逐一明确责任单位,形成民生诉求职责清单,导入“@深圳-民意速办”平台作为事件分拨的基本遵循。
对存在职责争议的事项,深圳通过谁许可谁监管、谁主管谁负责等原则确定责任主体,针对新业态、新模式,也会结合业态特点和行业关联度确定主管部门,同时还设置了“兜底”部门,确保群众诉求责任无遗漏。
“针对80多项责任主体分歧比较大的事项,将相关部门请到现场,各自把理由、依据、想法摆出来,现场裁定,让相关部门都心服口服。”深圳市委编办主任徐波表示,平台上线以来,推诿扯皮的事项比以前少了,办理的效率提高了。
据了解,为保障诉求派发更加科学合理,避免分拨处理过程中因部门“推拖绕躲”,错过解决群众诉求的黄金时间,而导致“小事拖大”,平台还建立了首办负责、快速裁定、定期调处等机制,经确定的责任单位全程负责事件处置。
结合清单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城市治理监管空白点,深圳相关部门还建立动态、快速裁决机制,发现问题快速提出意见,确定解决方案。针对各部门职责争议问题,是那种也会定期召集相关部门进行研讨会商。
在高效办好一件事的基础上,深圳主动从“办好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”。
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研判,深圳及时掌握民生痛点和事件苗头,及时捕捉“弱信号”中的“强信息”,及早发现处置“强风险”,让问题发现在早、化解在小、预防在先、未诉先办,避免小矛盾引发大舆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