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精品推荐 > 正文

最后两周!上海这家店还是要关了,市民不舍,负责人称“面对现实”

2023-08-20 10:25:34 腾讯网

衡山·和集还是要闭店了

和集品牌运营总监周晓琴

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:


(资料图片)

“面对现实,重新调整,重新出发。”

熟悉徐家汇的上海人对衡山路、天平路口的几幢老洋楼不会陌生,因为紧邻南面的徐家汇商圈,这一带也被称为“徐家汇的后花园”。2015年,更名为“衡山坊”的此处,沿街四栋洋楼有了统一的称呼:衡山·和集 (The Mix Place)。四栋楼中最黄金的街角位置,就是人们后来熟悉的书店——衡山·和集Dr.White。

衡山·和集由方所书店经营,方所是服装品牌“例外”旗下的文化品牌。2015年11月在衡山坊开门迎客的衡山·和集,是方所在上海的首次“试水”。它融合电影主题空间、影像主题空间、杂志博物馆,“和集”,取“和则亲睦而不离,集则团聚而不散”之义,展现复合业态。此处有哲学思维、生活美学、艺术观念、文化创意,混杂的内容在紧凑的空间里自由生长。

去年8月下旬,衡山·和集就传出过“临近租约,即将关店”的消息。很多人不舍“中国第一家影像主题专业书店”“中国大陆最全最专业的进口杂志书店之一”。经历一番波折后,9月10日,衡山和集微信公众号发文“9月,和集还在”,文中表示,在徐汇区政府的主动牵线和多方努力下,书店得以继续驻守。“我们始终没有‘官宣’,就是想最后努力一把。”当时,周晓琴告诉记者,衡山·和集一直以来得到业主方的支持,“但对一家书店来说,在徐家汇这个地段的租金负担确实不低。”

去年续约后,衡山·和集进行了重新装修,对店内布局做出调整,令空间更为开阔。但由于续约时间仅一年,因此“很难继续”。“未来还会有和集吗?”对记者的问题,周晓琴回答:“会有的,先喘口气。”

虽然将于8月底与读者正式道别

不过,作为上海书展的分会场之一

衡山和集在书展期间

一如既往地为读者带来了精彩的活动

↓↓

8月18日,作家魏思孝携新书《沈颖与陈子凯》来到衡山合集,知名文学评论家、教授、拥有百万粉丝的“情感类博主”梁永安;同为作家的魏思孝好友郑在欢,文学评论家汪雨萌在书店二楼的空间相聚,为读者奉献了一场围绕这本讨论男女、城乡关系的全新小说的讨论。

大约因为空间狭小,或者是周围的书架都是温暖的原木色,抑或是今天下午的讲座人气很旺,坐得满满当当,这个分享会的气氛透出一种温馨的气味。大家如一群好友,近距离地坐着,聊着,谈论人生,也探讨文学。

新书分享会的现场座无虚席。

书店也专设了一个区域陈列了小说《沈颖与陈子凯》。

分享会结束,一名读者找到梁永安,请他为自己的藏书签名。为了见梁老师一面,她提前两个小时就来到了书店等候。她对老梁说,自己常会在他的书里摘取一些话,让男朋友来读。“每次吵架,都是用梁老师的话来跟他讲道理最管用。”

也许是受书展活动的带动,也许是因为读者对于书店即将告别的不舍。8月18日是一个工作日,书店里依然有着很不错的人气。在书店的任何一个角落,都散布着安静阅读的人们。

衡山合集有美丽复古的大窗,窗边也贴心地摆放了舒适的沙发,读者可以在这里享受阅读的过程。

工作日的下午,处处是人们阅读的身影。

小小的书店空间里人气满满。

一名历史老师是衡山合集的常客。听说书店要关,他走了很长的路,满头是汗,为了来和店员闲聊几句,再挑上几本好书,作为道别。

衡山合集二楼有限的空间里,正在举办一个关于金宇澄画稿的小小展览。

曾几何时,衡山合集的中外杂志墙是店内最有特色的区域。如今它们也将与读者告别。

书店面积不大,但是还是为客人留足了舒适的阅读和社交空间。

衡山合集的咖啡窗口一直以高品质的输出而著称。每一杯来自咖啡师的现磨,香浓的味型也很有自家的特点,出品完全不输上海大部分的精品咖啡店。

2015到2023,8年时间,即使对一间独立书店来说,实在也不能算久。上海第一家影像主题书店,上海知名的杂志主题书店,上海曾经独立书店的标杆……衡山和集身上的符号很多,曾经也盛满了从发起人到读者们,对精品阅读满心的热望和对一间书店应有样子的想象。

8年来,上海开出无数间当红的、网红的书店,最美颜值,最贵藏书,最佳文创……今天回头看,衡山和集显得老了,旧了,小了。但它的离去之所以引人不舍,在于它依然是一间正经读书人会喜欢的书店的样子。

俯仰之间都是书,只要是喜欢阅读的人,轻易都能在目力所及的地方找到心仪的好书;通道狭窄,楼梯陡峭,但是空间的设计语言也因此没有啰嗦繁琐的条件,而处处体现着注入实用主义的贴心,与点到即止的品位彰显。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原创稿件,未经允许严禁转载

作者:董天晔 施晨露